
由于天氣的不確定性,農業生產、水文氣象等行業很容易受到突發性惡劣天氣的影響。日常氣象站設備維護是應對惡劣環境、保障運行的重要基礎,為了能夠保障氣象站穩定運行,建大仁科對氣象站設備的選擇和運維問題提出了如下要求:
1、設備常規性檢查:如風速風向傳感器的轉動情況;雨量筒是否出現堵漏現象,是否擺放在正確的位置;土壤監測設備是否符合測量標準等;這些細節問題都影響著設備的正常使用。
尤其是機械式風速風向傳感器,隨著時間的增加,轉動部件存在摩擦老化等原因,容易造成零部件的損壞,影響測量的準確性。我們為了省去檢查設備的時間可以選擇超聲波風速風向傳感器,利用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受空氣流動(風) 的影響來測量風速。

2、保護設備連接線:對于暴露在外的輸送線,由于常年暴露在外,要經常檢查,及時清除線纜周圍的雜物,線路的不良接觸也是導致信息傳輸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;
建大仁科氣象站桿體:建大仁科經過精密計算,摒棄傳統供電方式,立桿上設有微連孔,防水對插線均走桿體內。微連孔若不使用則與桿為一個整體,外觀美觀,防護性能好;使用時,線槽用小錘輕輕敲掉,即能完成走線。

人工環境下的數據管理工作
氣象站的數據主要包括氣候資料和天氣資料,氣候資料是氣象監測儀器觀測到的各種氣候原始資料,天氣資料是對天氣現象進行分析、預測的原始資料。
這些資料經傳感器采集端采集、上傳到氣象站后,由管理人員整理、分析,對當前環境進行實時分析。不過,在現行的數據管理辦法中,大多數人工觀測站,都需要根據人工對數據進行整理、錄入、調整,無法保證數據及時錄入,或對錄入數據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核驗,最后導致數據的錯誤。
建大仁科環境監測云平臺
建大仁科以GPRS通訊技術為基礎,通過通訊服務器收集傳感器上傳的數據后,以GPRS/4G實現數據自動上傳。
我們先將相應手機卡插入卡槽,再把GPRS天線放在防水箱外,保證通訊信號不被屏蔽。當氣象站工作后,通過GPRS信號定時(1S~10000S/次可設)向氣象環境環境監控云平臺發送實時數據。

